让隧道自由“呼吸”,城东干道全国首创预留通风口

时间:2023-05-14点击:1446网址:www.fankh.com打印

 

【南京日报报道】 (记者毛庆) 近日,细心的市民发现,正在施工的城东干道隧道路面绿岛位置上,每隔几米就有一个混凝土砌成的“窗户”。昨天,市建委副主任邹建平介绍说,这些“窗户”是专门为隧道开的,可以自然排放车辆在隧道里产生的尾气。著名隧道工程专家、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上月在宁考察时称,这种在隧道中间分段预留通风口的做法在全国属于首创。

城东干道隧道开了20多扇“窗户”

“人要呼吸,隧道也要‘呼吸’,这次采用的通风口就是在路面给隧道开若干个‘窗户’,让隧道能够自由‘呼吸’。”邹建平介绍说,由市建委牵头,城建集团申请立项,进行“城市隧道自然通风和火灾工况”课题研究,针对内环东线隧道的通风模式,课题组建立了隧道自然通风的数学模型,完成自然通风计算的三维模拟,并通过了专家鉴定。具体做法是,全长2.2公里的隧道开了20多个“窗户”,每隔8米一个,作为预留通风口,使车辆在隧道中间排放出的尾气可以随时排出隧道。记者昨天在瑞金路和大光路之间看到,预留的通风口位于路面中央,用混凝土砌成,每个通风口面积约32平方米,通风口内部被混凝土横梁隔成均匀的6个格,很像住宅中的“窗户”。

自然通风方式环保省钱

据介绍,在市政隧道建设中,中长隧道传统的通风模式是采用机械通风,即在隧道顶端安装风机,当隧道里的尾气某些元素的含量达到一定标准时,风机就会自动运行,将尾气排出隧道,并向隧道送入新鲜空气,九华山隧道和玄武湖隧道就是采取这种方式。但大多数尾气还是会被车辆带到隧道出口处集中排放,致使出口处的有害物质含量积聚,不符合环保要求。还有另一种方式,即设立高空排放设施,如九华山隧道,在山顶架设了高排管道,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需要占用城市用地,而且外观不好看,还会增加工程造价和运营费用。

自然通风则可以有效避免上述缺点,使汽车尾气自然排出地面。一旦发生火灾,这些通风口还能迅速疏散烟雾,消防人员也可以从出烟口及时判断火灾地点,及时实施营救。“自然通风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省钱。”邹建平说,由于不再设置机械通风,隧道建筑高度大约降低了20厘米,加上省去风机的投入和平时风机的运营费用,全部算下来,至少可以省下1000多万元。

城东干道新公交站台将拉长一倍

这些混凝土“窗口”横在路面上会不会很难看?邹建平说,等整个工程完工后,这些通风口周边会种上大量乔灌木,成为城东干道上的绿化带,只有从高楼上才能看到绿化树木掩盖中的“窗口”。今年年底,市建委还会邀请消防部门在隧道进行火灾实战演习,考验这些通风口在“火灾”情况下的排烟作用。

邹建平还透露,等隧道完工后,城东干道将有很多新变化,包括现在只有20—25米长的公交站台将拉长到45米,至少可以同时停靠3辆公交车;还有,试点智能化交通信号系统,根据早高峰的车流量及时调整左右车道和信号灯长短;设置弯曲的人行过街通道,使行人可以安全过街等等。

点击返回